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章 朝廷竟是如此想的?原來我等一直錯怪始皇陛下了啊!

整個議事堂裡,各學院兩百多號人全都直視著臺上的顧綾雪,誰也沒有發現,最後一排,法家佇列中,某道黑色身影完美的融入了其中。

在聽到顧綾雪說到UFO時,不由微微的揚了一下那英挺的劍眉。

儒家老者話音剛落,一位墨家老者也起身站了起來,面容肅穆,言辭懇切的說道:“顧大人,吾等墨家贊同長城之修築,畢竟防禦外患,護佑民生。然現今工程過於急躁,耗費巨資,且常年役使民力,致使百姓疲於奔命,無暇顧及稼穡耕織,生活難以為繼,久而久之,恐釀成民怨沸騰之禍。”

“長城萬里,非旦夕之工可成,在下認為朝廷近期削減半成徭役之舉,以漸進之法,集腋成裘,才實為明智之策,長遠之計。”

“至於阿房宮與驪山陵墓之築,規模浩大,耗費驚人!朝廷理應體恤民生艱辛,將財力物力用在興修水利、墾殖土地、救濟貧弱等利國利民之事上,而非為一己私慾,耗費民脂民膏,打造奢華宮室與陵墓!”

雜家一名學者也忍不住附議道:“阿房宮與驪山陵墓雖能彰顯皇家之尊,然在下看來,此等炫耀財富、無視民生之舉,實非治國理政之正道也,我等懇請朝廷以民為本,裁撤非必要的侈靡營造,節省財帑。”

“哦?諸位都是如此認為的?”顧綾雪似笑非笑的看著眾人,“認為阿房宮與驪山陵墓只是陛下的一己私慾?倘若你們真只是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那不然呢?

百家學子包括張良和蕭何這些人也全都疑惑的看著她,難不成還有別的目的不成?

人群最後方,隱藏在法家隊伍中的嬴政聽此靠在椅背上,露出一個饒有興趣的神色。

這場景……似曾相識啊?

呵呵,朕倒要看看你是怎麼個幽浮……鷗的?

看著底下眾人皺著眉頭,一臉狐疑和欲言又止的表情,顧綾雪微微提高了些音量,正色道:“陛下身為九五之尊,萬民之主,怎可能僅為一己私慾而行?”

“諸位可曾注意到,這些大型工程的施工,多是在農閒時間,避開了農耕播種與收割的重要時期?”

不等眾人開口,她輕輕嘆息一聲,深遠的目光彷彿穿越了時空,緩緩開口,細數著秦朝一統天下後的各種天災。

“秦始皇三年,歲大飢。黃河以北之地,旱魃為虐,田地龜裂,禾稼凋敝。百姓顆粒無收,飢寒交迫。”

“秦始皇四年,十月庚寅,蝗蟲自東來,蔽日遮天。所過之處,禾稼無遺,天下役!”

“秦始皇七年,河魚大上,民駕輕車重馬東就食。”

“秦始皇九年,四月猶寒,多人斃於嚴寒。”

“秦始皇十二年,天下大旱,自六月至八月,滴雨未降。大地龜裂,莊稼枯槁,百姓無水無糧,生活瀕危。”

“秦始皇十五年,地動!廬舍傾頹,田畝譭棄,百姓流離失所,惶恐度日。”

“秦始皇十七年,地動復來!震後饑饉益甚,百姓背井離鄉,乞食四方。”

“秦始皇十九年,又大飢!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生計艱難。”

“秦始皇二十一年,大雨雪,積雪深二尺五寸。嚴冬酷寒,多人凍斃,生計愈艱。”

顧綾雪眼中閃過一絲哀傷,聲音漸漸低沉,道:“面對如此天災人禍,朝廷並未坐視不理。”

“當年商君變法規定不能直接發放財物救賑,意在杜絕百姓養成依賴與懶惰之習。”

“但百姓手中無錢無糧,又當如何度日?總不能上街乞討?或在家閒置?”

顧綾雪微微一笑,清脆的聲音傳入所有人耳中,“沒錯!朝廷的做法是,透過建設大型工程,以工代賑,以此解決災情問題。”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