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5章 躲進深山

巴特爾,這位曾經堅毅的日耳曼戰士,此刻像脫韁的野馬般在廣袤的原野上疾馳。他的腳下是熟悉的土地,但心中卻是無盡的哀傷和絕望。他的目光直視著遠方的地平線,那裡是他唯一的希望——北歐的崇山峻嶺。每一步都伴隨著沉重的喘息,每一滴汗水都混雜著眼角滑落的淚水。他們日耳曼人的榮耀,那個曾經矗立不倒的民族,如今在歷史的洪流中黯然隕落。

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恐懼和對過去的懷念,但他沒有時間去細數那些失去的日子,只能將悲痛化為力量,驅使自己繼續奔跑。他想象著自己將在北歐的森林裡,與熊狼為伍,與風雪為伴,成為一個與世隔絕的野人。在那裡,他可以避開戰爭的硝煙,找回那份原始的自由和寧靜。

巴特爾的身形在夕陽下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那影子似乎也在訴說著他的孤獨和堅韌。

哥特人與日耳曼人的歷史軌跡,宛如兩條平行的線,卻在某個悲慘的交點上交匯,共同承受了羅馬帝國鐵騎的無情碾壓。這兩個英勇的民族,他們的命運如出一轍,都在歷史的洪流中被羅馬的強大軍事力量推向了絕望的邊緣。哥特人,以其堅韌的北歐血脈,一度令羅馬人畏懼;日耳曼人,以其野性的勇猛,也曾讓羅馬疆界顫抖。然而,他們的英勇並未能抵擋住羅馬軍團的鋒芒,羅馬人的擴張野心無情地席捲而來,將他們視為異族,意圖徹底抹去。

羅馬人的軍隊,如同一部精密的戰爭機器,步步緊逼,無論是哥特人的城堡還是日耳曼人的村落,都未能倖免於這場浩劫。他們的文化、家園,甚至生命,都在羅馬帝國的鐵蹄下化為灰燼。那些羅馬人,他們以文明的名義,執行著野蠻的征服,用冷酷的刀劍裁決著異族的命運,不留一絲憐憫。然而,歷史的車輪總是無情,哥特人和日耳曼人的悲劇,成為了羅馬帝國輝煌篇章中的暗淡一筆,也是人類歷史深處的一聲沉重嘆息。

巴特爾的眼神中燃燒著疑惑和不信,他堅決地認為那些來自遙遠東方的人們絕不會懷著如此單純的善意去照料羅馬人。在他的世界觀裡,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每一步行動背後都隱藏著深思熟慮的意圖。對於東方人的這種慷慨與關懷,他無法簡單地接受,更無法輕易相信。畢竟,在歷史的長河中,強者的仁慈往往伴隨著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羅馬的榮光與驕傲讓他本能地對這種突如其來的友善保持警惕,他堅信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條件的援助。

東方人!不對這些來自東方,如今紮根於西歐的東方人應該叫做漢人!

這些漢人絕對會在之後清算那些羅馬人,到時候羅馬人也會慘死!

羅馬人說不定也會像是他們日耳曼人一樣,漢人被滅族!

巴特爾的內心深處燃燒著對羅馬人的熾烈怨恨,這種恨意甚至超越了他對東方人的任何敵視。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憤怒的火花,每一次提及羅馬人,都如同揭開一道未愈的傷口,讓他痛苦不已。他痛斥他們的傲慢與霸道,指責他們踐踏了他所珍視的一切,將和平的土地變為戰場。他堅信,這些羅馬人的鐵蹄下,隱藏的是即將到來的毀滅之兆。

巴特爾的詛咒如寒風般凜冽,字字句句都像是刻在空氣中的符咒,預示著羅馬人的末日。他預言,他們的輝煌將如沙堡般在時間的洪流中消逝,他們的傲慢將在正義的怒火中化為灰燼。這個誓言般的詛咒,是他對羅馬人侵犯的最強烈反抗,也是他對自由和尊嚴的最後堅守。

面對無法改變的事實,巴特爾選擇了逃避,但這並非懦弱的表現。他義無反顧地遁入深山,那裡是他的避風港,是他的精神淨土。在崇山峻嶺之間,他獨自承受著孤獨與寂靜,用沉默的力量積蓄復仇的決心。他的身影在山林間若隱若現,像是一道堅韌的影子,等待著預言成真的那一刻。巴特爾,就像一座矗立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