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6章 天罡疑墓

“好啦,大家靜一靜,來到我們閬中古城旅遊呢,天宮院是一定不能落下的地方,下面我為大家講一講這座天宮院的歷史背景和由來。

據史料記載,唐代天文歷算學家袁天罡、李淳風晚年先後來閬中定居,並都看中了位於古城城南20公里的天宮鄉,在這裡擇地觀天,著書立說,死後都葬在這裡,天宮院就是為紀念他們而建的。

“李淳風的墓在天宮鄉五里台山上,墓前有‘唐太史令李淳風之墓’的墓碑及淳風觀。袁天罡的墓在觀稼山半山腰,坐北朝南,與李淳風之墓遙遙相對。袁天罡的墓地所在像一隻麒麟,李淳風的墓地像一顆珍珠。故此有‘麒麟奔日’、‘二龍戲珠’之說。”

導遊一邊講解,一邊將眾遊客領到天宮院內的正殿之中。

正殿裡面的建造跟道觀裡面的大堂風格很相似,殿堂的正前面擺著袁天罡和李淳風的塑像,在兩尊塑像的上方牌匾上寫著四個大字,“天人合一”。

“我們面前看到的這兩尊塑像,就是袁天罡和李淳風的塑像,大家想要求財求運求仕途的,都可以拜一拜,拜完了後,大家到殿門外集合!”

導遊說完,遊客們紛紛走到塑像前開始膜拜,當眾人離去後,一個年輕人仍然佇立在袁天罡的塑像前。

他的舉動頗為有些奇怪,他既沒有像常人那樣參拜,也不像在心中求著什麼願望,而是面對著塑像閉起了雙眼,做冥思狀。

片刻後,他似乎感覺到了什麼,突然轉過身面向正對著塑像的西北方向,豁然睜開雙眼,隨即走出殿門,快步朝著那個方向走去。

殿堂外,導遊舉著旗幟,在清點著人數,

“咦?奇怪,怎麼少了一個人?”

她低頭看了一眼名單,對眾人說道,

“請問大家誰看到名字叫做郎天義的8號遊客去哪了?”

一箇中年遊客回應道,“不用找了,他說這裡有個親戚,他不跟我們回去了!”

郎天義孤身一人離開大殿後,一路順著西北方向,沿著崎嶇的山路,爬到一處山崗上。

但是他的身體素質和移動速度高於常人,走到這裡也用了兩個多時辰。

他站在山頭上向四周張望了一圈,但見目及之處山巒疊嶂,林蔭茂密,即便是到了下午,陽光的照射度仍然要充足於他處。

自古巴蜀之地虎臥龍居,隱藏著許多帝星胄脈。

而這個地方,則更是靈氣盤踞,就算是對風水術數一竅不通之人,站在這個地方,也能感受到這裡是一個極好的風水寶地。

然而,這樣的地方卻偏偏都處於常人難及和交通不便的山澗或琅崖之間,因此這樣的地方大多都是人跡罕至,鳥獸叢生的地方。

自打從地球軸心裡面的遭遇之後,郎天義時常能夠感受到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莫名的指引自己去一個地方。

他剛從醫院出來後,便追著那種感覺來到了這裡。

此時前方已經沒有了路,他站在山崗上,再次閉上眼睛,將自己的身體交給那股感覺,自動的去尋找方向。

他又向前走了幾步,發現腳下是一片懸空,這時他猛的睜開眼睛,看到前方竟然是條上百米深的山澗。

在那山澗之間流淌著一條小溪,從上向下看去,那條小溪自遠處的山上流下,路線九曲八彎,

就好像是一條粗大的白蛇,盤繞在山林之間,週而復始,久久不息。

郎天義無心留戀這山野景色,他抬頭看了一眼太陽,見天色不早,於是從揹包裡面取出攀巖用的鋼絲繩索,將鷹爪勾勾在了山崗上的一處石縫之間,雙手拉住鋼絲繩,縱身一躍,向下面的山澗跳了下去。

郎天義在第九軍區時,就練習過野外攀巖的訓練,沒用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