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0章 爺爺的故事

《爺爺的故事》大概是六十年代吧,那時候別人家裡都很窮, 窮到一家人一整天只能勉勉強強吃上一頓飯。 而我家雖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能解決溫飽問題,做到衣食無憂。 有一天,爺爺在路上遇到了一個乞丐。 那乞丐衣衫襤褸,面容憔悴,看上去非常可憐。 爺爺心生憐憫,便停下腳步,從口袋裡掏出一些食物遞給了他。乞丐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吃完後,他感激地對爺爺說道: “您真是個大好人,我一定會報答您的。”爺爺只是笑了笑,覺得這只是舉手之勞,並未將他的話放在心上。 然而,從那以後,爺爺家裡卻接連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先是家裡養的雞鴨牛羊等牲畜莫名其妙地死亡,讓原本充滿生機的院子變得死氣沉沉; 接著是莊稼的收成不佳,原本肥沃的土地變得貧瘠,無論怎樣精心照料,都無法長出豐碩的果實。 原本衣食無憂的生活,因為這些變故變得越來越困難。 爺爺開始感到不安,他想起了小時候老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廟不能亂擺,怨不能亂許。 ”他意識到,自己當初對乞丐的善舉,可能引來了一些不好的東西。 為了擺脫如今的困境,爺爺決定四處尋求幫助。 經過多方打聽,爺爺終於找到了一位據說很有神通的老人。 那老人鶴髮童顏,精神矍鑠,看上去就像一位仙人。 爺爺向他詳細講述了家裡發生的事情,老人聽完後,沉思片刻說道:“你的善舉本是好事,但有些時候,過度的善良也會引來麻煩。 那個乞丐可能身上帶有厄運,你的幫助雖然出於善意,但也因此讓厄運纏上了你的家。” 爺爺焦急地問道:“那我該怎麼辦呢?”老人安慰他說:“不必擔心,我會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你需要準備一些物品,然後在家裡舉行一場法事,驅除那些不好的東西。 ”爺爺連忙點頭,按照老人的指示,準備了香燭、紙錢等物品。 到了做法事的那一天,爺爺早早地起來,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 老人來到家裡,擺好香案,點燃香燭,開始唸唸有詞地誦讀經文。 整個過程莊嚴而神秘,讓人感到一種神聖的氛圍。 法事進行了很久,終於結束了。老人對爺爺說:“好了, 那些不好的東西已經被驅散了,你的家裡應該會恢復平靜了。 ”爺爺感激涕零,連連向老人道謝。 說來也怪,自從那場法事之後,家裡的情況真的逐漸好轉了。 死去的牲畜不再增加,莊稼也開始慢慢恢復生機。生活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和安寧。 從那以後,爺爺明白了一個道理:善良也要有分寸,不能隨意亂施恩惠。 他把這個故事講給了後人,希望他們能夠從中吸取教訓。 這個民間故事在我們家族中代代相傳,成為了一個寶貴的家族記憶。 它不僅讓我們明白了善良的真諦,也讓我們懂得了如何在生活中把握好度。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時,我們不能盲目地抱怨和逃避,而是要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就像爺爺一樣,他在遇到問題時,沒有坐以待斃,而是主動尋求幫助,最終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可能不會遇到像爺爺那樣神秘的事情, 但這個故事所蘊含的道理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它提醒我們要保持善良的本質,但也要有智慧和分寸;要勇於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不斷探索和嘗試,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如今,每當我們家族聚會時,總會有人提起這個故事。 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民間傳說,更是我們家族精神的象徵,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為了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奮鬥。 Part2陰陽怨 農村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怪談,每年的 7 月十四是一年當中最容易過陰的時間, 這時若有仙姑帶領,便可以下到陰間看望已故的親人。 徐家村的劉秀英在 20 歲時就嫁給了同村的徐三寶。徐三寶比劉秀英大 12 歲,兩人都屬羊。 按常理,徐三寶娶了小一輪的嬌妻,理應好好愛護。然而,徐三寶卻是個不思進取之人,終日除了